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9 y* ]5 V0 x* c# {7 s$ K) W
1 U1 C: n8 D% N! Q
一到冬季,很多人都感觉到皮肤很干,尤其是小腿、手肘这些部位,干得都起皮屑了。医院皮肤科就诊量也因此激增。' X: v8 p/ i# X7 s/ K,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30多岁的女士,一进诊室就说:“医生,这几天我的小腿上、手臂上痒得不得了,长了很多红疹,到底是怎么回事?”
8 W8 S8 U6 I' S/ z8 }& u王女士坐下来,挽起裤腿和衣袖,露出的皮肤又红又肿。医生仔细一看,原来患的是湿疹。由于瘙痒难忍,王女士经常用手抓挠小腿和手臂上的皮肤,把原本的湿疹都抓破了。不仅如此,她为了减轻皮肤瘙痒的症状,还经常用热水擦拭小腿和手臂,没过几天,这些湿疹越发越多,越来越严重。9 V. p [3 @# N2 V* [
皮肤瘙痒病因复杂,当有异物时,如昆虫的羽毛、植物、物理、化学、机械性等刺激皮肤都有可能引起瘙痒。/ w. f9 }8 y4 E$ T" K* {4 V
搔抓本身就是对皮肤的一种机械性刺激,轻微的、瞬间刺激不会造成皮肤明显改变。但如果是长期、反复的强烈机械性刺激,皮肤会发生自我保护性反应——受刺激部位的皮肤要变厚,由轻到重,高度角化,甚至发生皲裂,疣状增生,乃至癌变。
5 h1 I% \! I _. @因此,皮肤瘙痒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挠抓,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才是关键。
& p& l& E; m# @8 _4 o2 @中医大夫经过多年治疗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六大偏方,大家不妨一试。3 {1 H7 H& H5 o& U
■偏方一:苍耳棵汤7 a7 _" \5 @6 N, |' F, X
△材料:鲜苍耳棵(根、叶子全用)适量。) z& T7 L6 R: D$ `; W
△制作方法:切碎煎浓汤,熏洗患处。
0 B% i$ ?8 T9 i6 S, N△偏方说明:苍耳性寒,味苦辛,有散风止痛、祛湿止痒的作用。
$ N6 H% t9 u/ H. ?& m9 X, Q■偏方二:干姜红枣汤
: S+ l8 @4 u" M& {, n7 ?7 i△材料:干姜9克,红枣10克,桂枝6克。) U/ c6 X7 o; }: P, @/ r) L
△制作方法:用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七八剂。
N- B# @$ V" q△偏方说明:干姜有疏风散寒的作,此方有用于治疗风寒侵表型皮肤瘙痒症。, X$ b* B" s; k6 Z @6 V0 J
■偏方三:醋和甘油混合液/ s* z+ x' ]) g7 N3 l
△材料::醋、甘油各适量。 H; D; X1 N9 s+ f4 m3 ]- Y( F$ R
△制作方法:将醋、甘油按3:7或1:2的比例混合,调匀后立即涂于患处,每天一次。; G4 {% ^/ }7 m0 M' V7 W
△偏方说明:醋里面含有的酸性物质和醛类化合物,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对皮肤有柔和的刺激性作用,而甘油可以软化皮肤并保持皮肤的水分。所以此方对治疗瘙痒有奇效,而且还有助于美容。5 d* g; h* i7 X5 Y
■偏方四:热淘米水! o% i( {+ G4 [" G/ z H# p" w$ V
△材料:淘米水1000毫升,盐100克。
: f7 }! B, t4 m- z
8 d" C, g+ \+ [$ {- F4 ?8 Z△制作方法:淘米水加盐,置于铁锅内煮沸5-10分钟,然后倒入脸盆中,温热适宜时,用消毒毛巾蘸洗患处,早晚各一次,每次擦洗1-3分钟,使用几次后可以见效。' V7 o! ^2 j% d# T# S6 W. l. x, X
△偏方说明:洗澡时不宜用碱性过大的肥皂,忌饮酒、鱼虾等。
" ], R! o0 U$ x2 N0 K2 T- q3 D7 S% R■偏方五:蜂胶水 G% @; _3 x2 I3 }7 ^
△材料:蜂胶适量。
/ ?7 B0 @3 t! @- q0 s5 L△制作方法:先往容器里倒50毫升温开水,再将8-15滴蜂胶加入水中,待水变为乳白色后服用,每日一两次;同时用药棉蘸蜂胶涂抹瘙痒部位,每日一两次,一般很快见效。
% W5 e( O$ l3 D2 ^2 R# H/ O△偏方说明:对蜂胶过敏者请勿使用。
+ L5 W/ O e: {6 t■偏方六:柳叶梗
( a: r9 x% ]7 F4 Q& ]* @0 r' G△材料:嫩柳树叶梗100-500克,明矾10-30克,地肤子15-45克。
" o( a/ j' T O△制作方法:以上材料煎汤清洗患处,每晚一次,使用1-3天即可治愈。8 m0 z& O6 R( v3 {
△偏方说明:柳叶有消肿、止痛、止痒的功效- l; G: j" e6 W% }4 L. K/ k
3 K+ B/ j( T. v) h, `
t7 b6 @- p0 _) I) V# K;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