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A4 Z' L$ f+ {: N
; o: H3 c1 B3 U0 t# E1 c. h5 s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 P1 m! B- x; L/ g
& ]) K' J% Y# l$ g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
2 J7 K; j/ A/ F ~5 d& ~0 A5 W7 r! b' v1 h6 A4 X. j
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
, g' P; y3 B9 `$ F1 s3 m( q$ _1 h$ V5 ?8 q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e- p7 ~' B1 b. P
" n" s( l; S* @8 ]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家庭教育咨询来访者基本都是母亲,这就说明,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是否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当问及一些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象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5 j$ o" u! Z# ?% h
; I. n8 m1 S: W: \' j
作为父亲,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 n8 X0 D" E, S: N6 t" O
5 R5 v5 V6 _3 b我们的孩子现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是女老师的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主;如果在家里父亲再放弃教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教育,哪还会有阳刚之气?能不“阴盛阳衰”吗?' N |/ S# u0 c
- h% G. ~) ~3 n6 A) x! Q: ]/ R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个男孩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声音也像蚊子似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老师调查后发现,原来在家里孩子总是跟着母亲,母亲胆子很小,总怕孩子碰伤,因此对孩子“包着抱着”,孩子也就变得内向、胆小。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建议让父亲多和孩子接触,在家里以父亲的教育为主。于是父亲便常常带着孩子一起爬山、划船,他那不畏艰险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陶冶了孩子的性格。结果,孩子胆子越来越大,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6 e! ~5 U* ]: c6 Q+ \' \5 P$ n& w8 x1 \- m0 g" Q9 D8 U
因此,主张家庭教育中必须强化男性的教育。男女之间的性格有所不同,从总体上来说,母亲比较温柔,父亲则具有阳刚之气。母亲的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和父亲的豁达胸怀、豪爽性格在教育孩子上必须做到阴阳平衡。要改变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过剩这种状况,必须加强男性教育。
' ~6 b7 S3 t* g; e" W% ^0 ]. w% @3 t8 i$ N, T6 o; X6 b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12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0 h/ E4 O$ J" ~9 F# ?$ k
6 p, _# i* A& o2 d q4 W- `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了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 j, ~; N) T6 G" a: P3 M
5 K- u8 M0 B' D. ]/ R# _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f0 z6 E+ U% j0 }3 A2 B. Y
: f% |- h9 }/ K% S' |一、教育内容上1 r6 k5 a( e( c* H9 _
% x9 W% }2 b$ X" c: v/ Y( X 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7 z* `2 g, n: R6 Y8 r5 l
" s2 s1 H8 |* c$ n5 G6 u% d二、生活习惯的培养上
; Y6 t ~2 z% m2 | y7 L
: ?( n ]( y5 f: Z* a: N" @, W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她们不让孩子参加有一点危险的活动,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她们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
. @7 B8 A% v; L S: }0 L, p
8 ^' n- x3 C& C$ ~! s6 Q" o三、教育方式上& V& ]; _' r I. y
/ R, D+ P8 M8 ]3 a1 [7 \
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看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
3 `+ S- q E7 S& r
+ r+ Q' x% y% K D3 v) ]四、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较高5 u! i. S9 x: p1 O% h. o* B# z
; T; U8 H' y( y$ l: p% ^% p9 w有些爸爸把教育宝宝的责任推给妈妈,自己则躲个清闲,其实这样做不好。若宝宝心里感到爸爸对他不负责任,有事时也不向爸爸征询意见,爸爸的威信就会越来越低。夫妻两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问题上要一致,不能把责任推给对方。夫妻双方都主动教育宝宝,宝宝才会感到爸爸对自己很上心,不敢钻空子。
3 y! g- z' ^7 H
' |9 E( V) O: S& a( `从教育的方式上看,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6 ^, z% o4 M& ?6 h
]( Z+ Q! F c9 W: {
男性倾向于自立# q' x* K6 ]" ^% t* I5 G2 d
$ x0 p- Q% X; i1 V" ~% j; ]; U因此会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亲往往不是对孩子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因此对孩子溺爱的成分就比较少。有时孩子摔倒,并没有哭,可是母亲却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父亲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并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从而使孩子充满了自信。
. P- S+ i' c9 @7 H% L5 H K( E: h. P+ R X) ^4 u
男性喜欢冒险
( F# f" H) e7 T$ }- @3 x- I
/ v% l6 g6 `+ b+ }; D* y% r因此父亲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也会适当给以鼓励,如果孩子从高台阶往下跳,母亲往往会严厉批评,可是父亲就不是这样,他会伸出大拇指,对孩子说:真棒!
8 r8 V" o9 \6 S2 t0 B! s- i- a- }
. m3 C# r' t3 u4 n男性爱运动7 u1 s2 u2 }* C, b/ [0 t9 D! A
9 ?' F1 Q6 g6 ~喜欢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2 i& T3 h8 C& S+ X0 W) l9 e
# _$ O& e8 g2 w7 U3 a6 U
男性的动手能力比较强3 h7 a- f7 c4 a: o+ l
9 x& Z2 R; `$ H% f/ B! {, A, z让孩子劳动不只是扫地、擦桌子,而是和孩子一起用锤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东西,制作玩具,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动手能力。
9 ^5 v6 A2 o+ e/ G9 n9 t$ X+ R$ V R5 J7 O- \' r3 @" R# d2 l2 Y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
1 @ X; c. v0 |4 C8 O# C9 v( a
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一顿。而父亲却常常不以为然,甚至会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再教他把玩具装好。另外,父亲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
5 f, g8 Y4 v" q0 ^& r3 @6 R' ?! E. c4 x/ R1 q' U8 |
男性一般比较爱下棋
9 _! s V1 P. X) }3 p9 l7 F) e8 T: ~% Y! X
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象棋、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 k( M. N$ \! {
* q5 I' p- m) r( T男性不像女性那样爱干净5 x" W+ K4 Z$ a8 z5 J
3 Q( k" U% f3 t+ @
因此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持态度。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人如果太干净,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会被打倒,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这样看来男性对孩子卫生问题的宽松态度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6 R; g/ Z6 i: v& M4 }, r3 c% s! E- x0 M8 ~( z/ S+ Q2 R
男性比较喜欢劣性刺激
7 f- m) \5 q% N. b/ y' z! W- H5 A: \" w
如困难、饥饿、劳累等等,认为这些是人生必有的经历,孩子碰到这些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应该让他自己去克服。这样的劣性刺激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 q. L/ p- |3 Z' p3 ~9 J5 V, Q) k
8 |8 M$ `+ U/ r! C. G; _7 }4 u……( O4 Y6 g. f% \
, E$ u% l% N. q
实践证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赖于母亲,但是在生活的关键时期、重大问题上则依赖于父亲。母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细致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则具有哲理性。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孩子时,父母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在时间上又各有侧重:在孩子小时,母亲应该多负些责任,因为这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长大以后,父亲应该多教育,这是因为孩子大了心理特点有变化,照顾过细他反而会反感。7 h5 D7 I7 ]" i5 X3 J" c. A" {
7 r/ E+ J% ]8 a$ F" s无论怎么说,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撒手不管,一定要负起责任。家庭教育呼唤男性教育,当父亲的一定要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