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6-2
|
食疗能“百病皆除”2 P$ ]: n H: B& A( e8 f8 o' B7 q
中医讲五谷为养,蔬果为助,也就是说人体主要是靠五谷来维持,蔬菜水果是辅助五谷杂粮的。中医养生分内养和外养,内养养的是精、气、神,外养就是皮肉、筋骨。中医特别注重的是内养,而现在所谓的养生专家,讲的都是外养,比如怎么吃,怎么锻炼。如果内养出了问题,用吃的方法来解决,是无稽之谈。
& }( k4 d# S& m9 r( d& q% |8 i% b“依葫芦画瓢”养生
" T2 O2 ^( H" x0 Q! R* t中医强调治病要“因证而异”、养生要“因人而异”,切忌“依葫芦画瓢”。
* V8 w% S( X/ D$ W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养生保健要注意个体差异。中医养生讲究辨证论治,如进补就要通过望、闻、问、切,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再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方法对症下药。年龄不同、季节不同、身体状况不同,使用的保健药物就会不同。 x8 ~' H: ^! ^8 {+ T; ^- \
选择养生方法或保健药物,最好请专业医生进行体质评判,再养生。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3 E d% ^' f8 I. P( T! W6 r5 C保健选择休闲场所 # E- q4 L! B. v2 \* Y" \( \
近年来,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技法成为很多休闲会所、美容院、洗浴中心、减肥机构的推崇亮点。
/ y5 H- o/ s8 d- w8 w' D医生是在医学诊断基础上,对病人采用各种治疗手法。上述场所的工作人员不懂医理,只是掌握了部分穴位和按摩手法,不可能检查出病人是否存在哪些系统性疾病。
7 y! N6 l9 g8 K" d" Z9 _4 s$ o) G4 Q病了再养生
. Q: K7 @$ g3 `2 H: m* H6 e8 D中医自古以来,重在“治未病”,强调无病防病。不少人自认为身体健康,体检什么病都查不出来,就不需要养生之道。其实不然。
- |. d- Z$ e/ Y. J$ ^4 I6 I中医讲究调理,养生重在生活方式。专家认为,人要恬淡虚无,保持好的心理状态;其次,起居有时。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时代病,也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及亚健康的成因之一。第三,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或胡乱节食,不偏食、营养均衡是养生的重要一环。最后是运动有度。中医很早就有运动养生说,但强调“不可使之过极尔”。散步、太极拳、五禽戏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