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金钱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近日网上有一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对于问卷中“每天上学放学主动与父母打招呼吗?进父母的房间敲门吗?你有好吃的东西会主动给父母吃吗?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兴趣爱好吗?父母生病时,你关心和照顾过父母吗?父母下班回家晚了,你会担心吗?”等问题,半数以上同学选择否定的答案。
( Q4 u0 t/ e3 s7 D5 B& d: |" j
8 ^$ q8 m3 T. p- y4 s s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参加调查的很多独生子女却对父母很少关心。这项调查显示出的问题引起了本市小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 J r R2 Z9 V- H5 D1 p3 n( c. _: C1 U. \/ \$ x# l
学生:父母约束使孝心“打折”5 e$ X" D* }( a/ ]! G( E' y0 ^
; ^9 Q3 X7 @1 w% T: E+ r8 l$ f. _. m' N
笔者也按照“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一一询问了岳阳道小学的同学们,四年级的张同学谈道,“他们向来下班时间不固定,每天都担心我就累死了。只要学习好了我做什么都可以,学习不好做什么都不行,什么打招呼啊、敲门啊、他们的生日啊都无所谓的。”当笔者换种方式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孝敬父母时,另一位同学谈道,“孝敬啊,我很爱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每次暑假自己在外婆家都很想念他们,他们让我上课外兴趣班我也去了,每次爸爸妈妈吵架我一哭他们就不吵了,所以我很孝敬他们。”9 R. ^9 k5 K9 P
* T4 T" q$ a7 {1 L7 Z- a 当然,年龄和家庭情况不同,孩子们的答案就不同,三年级学生王某说,“爸爸每天都唠叨我注意这注意那,回到家妈妈总是逼着我吃饭,还不许看电视,我才懒得管他们呢。”) ?$ I3 W2 W" R& ^3 ^. A
1 Q1 @ m* V, I. m6 ~5 x) R
从总体上看,小学高年级即五六年级的学生对父母的生活和工作表现出的关心要多于低年级同学,而女生的关心程度高于男生;低年级的男生女生普遍表示出对家长约束自己的反感,作为抗议,他们对父母的关心也相对较少。真正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行动上的孩子并不多。1 h3 {9 Y/ [3 s9 U" G
# v. p$ D6 {" j, T) c; u! s3 B; D
家长:孩子孝不孝看心情看环境
2 ] F) u7 x/ i/ @
" A" [8 K4 D4 C, x6 J- | 在小学门口,笔者随机询问了几名接孩子的家长。孙女士提到,“孩子开心的时候倒是挺懂事,他开心了就问妈妈上班累吗?中午吃饭吃得好吗?让我很欣慰,孩子懂得关心我了,可他要是不高兴了,你跟他说话他不会理你的,也别指望他能回答你的问题,更别指望他认真写作业、认真学习。”
+ \5 C+ w6 i! E$ ~$ f
3 ?# g w* Z* S) ^( j 王女士也谈起自家孩子的情况:“在外人面前,这孩子就特别懂事,我让她去帮我倒杯水啊、出去买个东西啊,她都很听话,亲戚送给她好吃的也总是给妈妈吃,你不吃她也非让你吃一口,可是没有外人在,她就变样了,也不听话,也不关心家长,就想着自己吃好东西,她要是在看动画片,别管我多忙,都不会帮我下楼买个小东西的。”4 Q9 v# e) X, y# v2 B) {
4 N* Z. P( b g, Z1 c 此外,家长们还纷纷表示:孩子还小,你跟他讲大道理,他也不理解,你批评他,他的小道理还一套一套的,让我们都不知道从哪里去接他的话,也许等孩子大了就知道孝敬父母了。其实也不指望孩子多孝敬,好好学习,他自己将来能够自立有个出路就够了。
, M4 B7 o& Q2 \2 s @( A9 ], G7 \- u4 y X
看来,家长们自身对孩子的预期就降低了标准,除了让孩子能够有自食其力的本领外,并没有从小就培养孩子关爱家长的意识,还存在等待心理。) o$ T+ {: \* S3 Z9 \' e
) Q8 f7 @, K. L& Z5 r' V 专家:“回报“教育不可或缺7 @+ a$ F) b5 B' E# K% L. E
% E9 b4 R" q& x7 ^, ]) m# j7 s
为什么一些小学生不懂得孝敬父母?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从不吝啬为孩子付出,一心为孩子奉献自己的爱,而缺乏让这种情感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所以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所给予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是他们心甘情愿。而孩子并没有在父母的‘厚爱’之中得到感恩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 I0 \0 U5 @+ J8 r
# Z' ^* c* o% c: b: g0 w
作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呢?关颖认为,“孩子孝敬父母的情感和行为是在家庭生活的点滴小事中逐渐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自身的情感和行为,而不是靠给他讲大道理。要让孩子孝敬父母,就应当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为家庭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不知道父母是怎样一天一天把他养大,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做出了多少自我牺牲……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珍惜父母所带给自己的一切?怎么能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又怎么能自发地产生回报父母的行动呢?让孩子孝敬父母,做父母要做表率,先以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学着家长的样子做。再有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为父母做事的机会,接受孩子对父母表示孝敬的行为。当孩子把好吃的东西给妈妈,而妈妈却拒绝了,之后孩子便不会再有这样的行为了。如果父母对孩子表示赞许、感谢,孩子就能在心中留下一个关心父母、为父母做事能使他们高兴的印象。开始也许这种印象很浅,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难以磨灭的烙印,孝敬父母就会成为自觉的行动了。” |
|